星空体育官方app下载一座城市的逐梦之旅:大运之城 感谢有你1月22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回顾了成都大运会,并向所有参与者致敬。
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习总亲自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多国来华出席开幕式并访问。113个国家(地区)代表团、6500余名运动员在成都共赴青春、团结、友谊的盛会。
“全球大员在成都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大运会。”“我们作为国际大体联的梦想,还有各国大体协的梦想,还有运动员的梦想,全都实现了。”
四年筹备,成都大运会在殊为不易的情况下推进,全部参与者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微光成炬、涓滴成流,一个个难忘时刻,一个个前行身影,一个个感人瞬间,聚合成城市文明之光、向善之美、奋进之志。
以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名义;以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体育局名义,各表彰一批在成都大运会申办、筹备、举办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夜幕降临,天府双子塔光影璀璨,在城市地标上,闪动成都大运会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精彩瞬间。成都将以这样的方式,向每一位奉献者深深致敬。
2023年2月18日,成都市举行全面推进成都大运会筹办决胜攻坚动员大会。全力以赴把大运会办出高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成一届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让成都自豪的大运盛会,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全体组织者、建设者、参与者、志愿者共同努力星空体育官方app下载,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用坚韧、用创造、用信念、用汗水、用超常付出,向世界呈现了一届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的国际体育盛会。
2019年7月14日晚,意大利那不勒斯,时任国际大体联主席奥列格·马迪钦将国际大体联会旗移交给下一届大运会主办城市——中国成都。
当地时间2019年7月14日,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落幕,成都作为下一届举办城市,进行了主题表演。图据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
彼时,当杨飞站在那不勒斯湾面对着“漂浮”着的大运村时,心中充满了激动与忐忑。“我在那里观摩了一个月,我们办赛经验不够,场馆设施行不行,说实线年,在冲刺大运会的关键节点,已是成都大运会执行委员会竞赛部培训服务处处长的杨飞充满了自信。
从申办大运会到成都大运会举行历时5年多,杨飞全程在线。他见证了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凤凰山体育公园篮球场、成都高新区体育中心等大运会场馆的从无到有,目睹了所有人为办好成都大运会的众志成城。
“这是一种使命感,一路走过来,我们已经不断地验证,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成都都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完美的表现,向世界证明自己!”
一般来说,世界大会的筹备期需要六年。成都在2018年12月获得举办权,原定2021年8月举行,准备时间被压缩了一大半。这之后,受全球疫情形势影响,成都大运会宣布延期到2023年7月举行。
延期两年,天府广场和春熙路的大运会倒计时牌先后两次倒转,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依然坚守对国际大体联大家庭和世界青年大学生作出的庄重承诺,锲而不舍、因势而变、全力做好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
如成都人说的,“家门口的体育盛事,必须扎起!”使命在肩,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大运会一定要办,并且一定要办好”。
2022年,他突发心梗,在医院重症室“瘫”了两个星期。2023年,他坚持回到工作岗位,只说了一句,“我为大运会安保准备几年了,情况我熟!我的身体我清楚,放心!”
程斌的身后,是一支庞大的队伍。部省市整体联动,8万余名警力、社会安保力量并肩作战,确保了赛事安全。
顺利办好这场赛事,离不开国家相关部委和兄弟省市的鼎力支持。为确保成都大运会顺利举办,全国有关兄弟省市派出电力、交通、通信等领域精兵强将来蓉支援。
“双奥之城”北京,结合成都大运会筹办实际,向成都分享办赛经验和务实举措;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重庆有114名志愿者在赛场内外服务、近60万件“蓉宝”特许商品在重庆生产;17个省市的供电保障队伍驰援成都,确保重点场所用电可靠……
众人拾柴火焰高。得益于国家相关部委和全国各省市的积极支持、各地企业的踊跃参与、一线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成都大运会才得以火力全开、活力四射。
“北京冬奥会的时候,四川电力千里驰援,这次成都大运会,我们也必定鼎力相助,这是兄弟情谊,更是职责所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保障支援团队成员郭卫卫说。
“很多工作要从头再来,但反过来想,这其中的机遇是,有了更多时间完善各项细节。”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人力资源部(志愿者部)志愿者调度处处长罗开庆说。
例如,因为比赛延期,已招募选拔的志愿者不少已经毕业,需要按照最新的办赛要求来统计数据,招募新的志愿者。抓住这一窗口,罗开庆与他的同事们将志愿者的通识培训课程进一步丰富。
2021年2月起,成都大运会竞赛、语言、颁奖礼仪和升旗手等专业类志愿者陆续开始了线上测试,这些专业类志愿者是成都大运会赛会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会志愿者这个身份,贯穿我四年大学生活”。胡井泉是成都大运会首批招募的志愿者。坚持到底,是他的关键词——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他参与了成都大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成都大运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等多项志愿活动。
“成都大运会只有现在这一次,我的青春一定要和成都大运会一起圆梦”,这是胡井泉的青春宣言,也是每一个勇敢追梦者的心声。
面对国际大体联历史上唯一一届因疫情被延期2次的成都大运会,国际大体联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说,“因为成都大运会值得更好,也等到了最好,所有的等待是值得的。”
凤凰山体育公园篮球馆和四川省体育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1000名比赛和训练场馆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刁杨彬参与了凤凰山体育公园比赛场地的设计与建设,在比赛现场看着运动员比拼,那些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浮现在眼前,他感慨地说了三个字:“回家了”。
“90后”曾呈杰,作为中建三局东安湖体育公园三馆项目的一名安全管理员,很能理解刁杨彬的感受。
虽然与父母一起迁居成都多年,但每年春节,全家都会回自贡老家,陪伴年逾八旬的爷爷奶奶享阖家之欢。那年春节未能返乡,是他第一次“失约”。
13处新建场馆,共70万平方米,36处改造场馆,共50万平方米,在成千上万的“刁杨彬”和“曾呈杰”手中闪亮登场。
所有场馆的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标准,所有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他眼中的大运村亮点,有依坡而建的“冷巷”,一年能省70000度电;有竹编一样的“冷巷”屋顶,阳光透下来,就像漫步竹林间,让人产生对川西林盘的联想。
2023年7月22日,大运村正式开村。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在致辞中表示:“大运村将成为成都大运会最伟大的遗产之一。”
赛时,大运村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提供住宿、餐饮、医疗、咨询、会议、休闲和商业等服务。赛后,全部移交成都大学,实现百分之百的可持续利用。
49个大运场馆,改变的不仅仅是大运会,还有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仅在2022年,大运场馆就面向社会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市民群众超过509万人次,举办各级各类赛事730余项。
2023年6月10日—7月28日,48天时间里,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依次在北京、哈尔滨、深圳、重庆、宜宾、成都6座城市进行传递。
作为“蓉火”研发团队中的一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1所副所长刘小勇深知其中的不易,让火焰燃烧得既美观又稳定,是团队的攻坚要点。
至于主火炬塔,不仅火焰颜色可以调整,9级以上大风也吹不熄。8月2日,成都城区迎来短时暴雨天气,主火炬塔上,圣火在暴雨中熊熊燃烧的短视频登上热搜。
2023年7月28日晚,成都大运会开幕。历时5年的创意打磨,3年的艰苦工作,1年的最后冲刺,最终浓缩成让全城沸腾、世界瞩目的100分钟。
焰火燃放只有100秒,但每一秒都让人心潮澎湃;太阳神鸟射出12道光芒,衔起象征希望的火种;来自大凉山的6名彝族小朋友合唱《国旗国旗真美丽》,纯真的歌声穿越山海……
大员入场,踏着蜀锦织就的锦绣之路;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率领31人火炬手团队,这样“庞大”的安排“前所未有”;“蓉宝”成为社交平台上的顶流,是那个夏天最萌最酷的社牛“显眼包”……
洪都拉斯运动员阿方索·杜兰说:“这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的仪式之一。”厄瓜多尔嘉宾玛利亚·利马齐说:“我可以再看一万遍。”
闭幕式上,当国际大体联会旗交给德国莱茵-鲁尔,当太阳神鸟口衔的希望火种变为城市的璀璨灯光,成千上万的人们热泪盈眶。
葡萄牙队选手阿戈斯廷奥·科埃略以44秒79的成绩获得金牌,尘封26年的赛会纪录就此打破。澳大利亚队选手霍尔德获得亚军,与冠军的成绩仅仅相差0.003秒。
5天后,男子水球决赛的终场哨响,成都大运会赛事全部落下帷幕。18个大项,269个小项,3400余场比赛,构成了2023年盛夏成都独特的记忆。
我们难忘,“蝶后”张雨霏7天摘9金,8次打破赛会纪录;“川妹子”吴艳妮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拿到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夏雨雨在最后一圈超越对手夺得金牌,又美又飒的姑娘将万米长跑的毅力和耐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成都大运会上,赛会纪录被接连打破,向着最高标准、最好成绩,坚持不设上限、挑战极限,这正是体育精神的内核,值得我们尊敬!
陈豪杰,成都大运会凤凰山体育公园篮球场馆的志愿者,闪电般清理地面的“擦地哥”。经过3个月的专业培训,他和伙伴们能在4秒内入场擦干篮球,在50秒内合作擦完球场。
顾佳滢,和113名重庆志愿者一起来到成都,在提供11个语种的语言志愿服务的同时,传递成渝声音,讲好双城记的故事。
距离大运村出入口50米处的明蜀路上,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半,城市志愿服务小站都有“小青椒”驻守,邬苏容倩是其中一员。凭借流利的英语口语,她为运动员们提供翻译、引路等志愿服务。
在成都大运会竞赛场馆、大运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会场等地,活跃着20000名赛会志愿者;在成都各大商圈景点、大运场馆周边、公园绿道、交通枢纽等地,800余支城市志愿服务队伍、11000名城市志愿者在行动。
能轻松感受到的,是周到、热情、专业的服务,不易被看见的,是日复一日的排演,是默默无闻的值守,是按照最高标准进行的训练,是以志愿微光点燃成都大运会的情怀,是年轻人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为你们感到高兴!
大运会开幕前,为了感谢全市人民的支持,成都面向全市范围住户免费分批发放“大运会盲盒”,“你领到‘大运盲盒’了吗?”一度成为大家见面时的开场白。
“盲盒”里装着的“显眼包”,成了热度最高的“时尚单品”。颜色亮眼,再经过“高手”们一番DIY,无论男女老少,背上就是“整条gai最靓的仔”,背着“显眼包”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成都人。
大运赛场外,“显眼包”承载着一个个普通市民的故事,串联起成都人共同的巧思与浪漫,大运记忆也因此长久留存。
新闻国旅总经理谢天杨全程参与了“显眼包”的筹备工作,她说:“看见‘显眼包’无处不在,甚至走出成都、走出国门,成都因此被更多人认识,让我特别高兴!”
夜晚的大运村,文化市集人头攒动,“村晚”,是各国运动员的“中国角”。中国水球运动员李家兴体验了画川剧脸谱的乐趣,澳大利亚华裔击剑运动员陈雅正和朋友参加了太极、蹴鞠、击鼓等活动,意大利田径运动员劳拉·佩里科罗坦言,“如果有机会,我想夜游整个成都,探索这座城市。”
互动交流、互动体验、主题展览等各项活动在大运村轮番举行,从7月30日至8月7日,“be together”系列主题晚会以每晚一场的频率上演,中外文化得以交流。
土耳其射击运动员依莱达·塔尔汗说:“我感受到了友好、活力的氛围,成都为所有大员提供了舞台。”
“网红”月季与三角梅“瀑布”为二环高架编织出艳丽的“空中花带”,来往的汽车仿佛穿梭于花环里,别有一番风景;一环路上,通过提取成都大运会会徽颜色,营造植物景观;蜀都大道东西段则打造特色的竹林风景线景观……
一二三环、南北轴线、东西轴线、大运交通保障路线、市域高速及高快铁等沿线区域均进行了景观打造,不同的道路节点有不同的主题,一草一木扮靓城市大街小巷,公园城市之美显露无遗。
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媒体服务经理付晓曦觉得最温暖的事,是每一名参加成都大运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在报到时都收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媒体包,其中,有一封成都各个学校的孩子们手写的“给媒体记者的信”。火锅文化、国宝熊猫、成都老街、古蜀文明……一封封满载着成都文化与底蕴的信件,饱含“成都欢迎您”的热情。
早在2023年3月召开的春团会上,赏花送花的浪漫,手绘风筝的精致,处处散发的东方美学韵味,让第一次到成都的国际大体联主席雷诺·艾德发出感慨:“我想对自己说:去成都吧,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倾听、用我的心灵去感受!去感激他们为赛会所做的所有准备工作,去庆幸自己能够成为这伟大赛事体验的一部分!”
待成都大运会结束,雷诺·艾德对成都、对四川、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在文化活动中了解到成都的历史以及中国智慧。”
国际大体联赛事经理布莱恩·卡莱尔表示,“这里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上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我。”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认为:“成都的经验证明,成功举办赛事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投入和场馆建设,更需要工作人员和市民们用心投入。”
实现梦想的舞台,亦是收获友谊的盛会。历时8个月的“迎大运盛会展文明形象”主题活动,每个市民都积极参与,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欢乐与友善交织的狂欢。
“文明观赛成都雄起”响彻凤凰山,顶流网红熊猫“花花”当起文明大使,大运主题航班播报文明倡议,“文明巴士”穿梭大街小巷,《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送进千家万户,“蓉宝”走进社区、园区、景区,DIY“显眼包”巧手慧心争奇斗艳……
“noodles 努豆是”、“chicken 切可”;“Go straight 沟是最得”、“left 来佛特”……温江区岷江村的一群阿姨,在村里返乡大学生的号召下,为迎接大运会学起了英语,这一学就是四年。
“学习团”成员之一,民宿员工杨冬华说,为了更好地与外国友人进行沟通,阿姨们几乎把“吃喝玩乐”的场景排练了一个遍。
“我们这代人,大多是没有机会学英语的,所以这也算是圆了自己一个‘英语梦’,正如大运会口号‘成都成就梦想’,只要努力,只要肯学,成都就会给你一个机会”。
岷江村是全市33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缩影。叔叔阿姨们认真记着笔记,学习日常英语,以便遇到“老外”热情招呼,用行动勾勒出成都的幸福感和烟火气。
“年轻的心如此澎湃,相信爱与梦同在,欢笑声汇聚海洋,尽情期待……”这首《心与心澎湃》,是一首完全由普通市民自发创作并用于推广成都大运会的歌曲。
主创人员曹波说,这首歌来自8个人的共同创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给我们留下了难忘回忆。如今作为成都市民,我们为自己的城市能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而感到自豪,也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因此变得更美好。”
“雄起!”“巴适!”大运会期间,极富成都特色的助威声响彻每一个场馆。“Welcome to Chengdu”“有什么可以帮您”,遍布街头巷尾的10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向运动员和中外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暖心服务。
赛事期间,全城新增注册志愿者超8万人。万千市民、全城志愿,一起参与这场“家门口”的盛会,一起见证青春的活力、体育的魅力。
“成都的每个市民都是东道主,每个人都应该文明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83岁的“共享奶奶”黄美英,是成都大运会第一批市民推广大使。大运会期间,走街串巷推广大运会是她的重点工作。
黄奶奶发现,成都大运会市民推广大使,不单单只有退休人员,还有很多年轻人,尽管工作很忙,他们还是用百分百的热情参与其中。
她看到,早出晚归的环卫工人,辛勤擦亮城市街景;她看到,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用心搭建赛事场馆;她看到,日夜坚守的公安民警,守护每一刻稳稳的幸福;她看到,乐于奉献的志愿者,用灿烂笑容送出一次次“小确幸”……
“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好的成都,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时,还把这种力量和精神散发给身边人,这大概就是成都幸福文明最生动的模样”。
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高水平国际综合性赛事,更是一次中外文明的对话。“成都成就梦想”汇聚了每一位成都市民的期望和愿景,“大运有我,成都有我”的理念,早已深入到了每一个成都市民心中。
成都大运会期间,外国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走上街头,吃着火锅唱着歌,逛荷花池,买调味料,citywalk体验感拉满,更在社交网络的热搜榜屡屡刷屏。
运动员和市民频频互动,串串店、手机店老板的“川味英语”局促又可爱,几个单词就串联起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
“我看到他们拿着手机拍短视频、和市民们,这种轻松感是他们参加欧锦赛等比赛时没法感受到的。”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说。
面对央视镜头,澳大利亚选手尤斯、德国选手弗吕恩等外国运动员由衷感慨,“成都整洁美丽、市民热情友好,大运之旅终生难忘”。这是对这段友谊的至高评价,意味着成都向世界传递的善意和温情,穿越了川流不息的时间,超越了的空间。成都大运会,让青春交融友谊,以文明联动世界。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专门提到了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四个字,是肯定、是勉励、更是鞭策。
回望成都大运会,每一个人,都在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用一段段平凡又坚定的接力,来共同完成这场有关青春的长跑。
从2018年12月获得举办权到2023年7月大幕开启,世界大学生挥洒、彼此喝彩、相互成就。这场国际体育盛会,给运动员、志愿者甚至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镌刻下成都的印记。这个关于奋斗与超越、追梦与圆梦的故事,也沿着时光的脉络写进历史。
回首去岁,习总再次来川视察指导,亲自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指出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这气象,来自世界青年交流互鉴的憧憬与期待,来自成都大运会筹办工作的每一个参与者的付出与辛劳,来自2100万成都市民的热情投入和积极奉献。
成都大运会的举办,为推动全球青年大学生相聚相知、交流交往、增进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成都开放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特质更加鲜明。
当如此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相聚,成都大运会早已超出了竞技体育的范畴,成为了各种文化交融的一次绝佳机会。对于那些初次来到成都外国友人而言,这座充满魅力的都市令他们印象深刻。
成都大运会的举办,为成都打开了一扇对外交往的窗口,也为成都的国际化按下了快进键。“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一座城市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路径和标志之一。”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说。
新的起点上,大运效应依然在惠及这座城市:东安湖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等多个大运会比赛场馆面向市民免费及低收费开放,知名歌手的演唱会成都站纷纷官宣定档,越来越多的“老外”,将来中国的第一站选在了成都……
当一个个公园成为市民出外踏青的首选、当运动在一座城市蔚然成风,当凤凰山体育公园爆发出“金牌球市”的呐喊……成都大运会的印记早已深入整座城市,浸润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一幕幕经典的诞生,一个个传奇的出现,一份份情感的涌动……多年以后,相聚相识的人们也许各自天南海北,但同一份美好的记忆,将在每个人心中久久留存,一如陈年佳酿味更醇。
还有许许多多的辛苦付出,还有许许多多不计得失的名字,并不为人知晓。但他们的热力和诚意一直在汇聚,点亮了城市,温暖了彼此,也感召了世界。
这项计划经济实惠且可行,将使人们能够保护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保障。这些“保护要务区”,其实非常接近目前已在受保护的区域,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被纳入现有保护区,或较容易找到其他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系尤力教授团队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首次在强相互作用的室温里德堡气体中,观测到了持续稳定的“时间晶体”信号。
超导体因巨大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寻找新型高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除了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十足的“国际范儿”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铸魂则要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7日,西北首个集风、光、储、充、放及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充电示范中心正式投运并对外运营。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意味着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
囿于时间与空间,遥感影像通常只能捕捉到部分信息。科研人员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反演一个全过程模态,即将遥感数据转变为人们实际需要的地表各种特性参数,但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车铣复合机床经过你们优化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销量同比增长30%。”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赵小刚兴致勃勃地带着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一边参观,
7月15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在《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报告中,张喜刚透露,针对未来单跨1500米的斜拉桥和3000米左右的悬索桥,相关团队已开始研究适用于水深接近100米的新型复合技术。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李林教授团队和中国香港李氏集团Sun Crops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尼日利亚花生复兴计划”合作协议。
一种可能在早期地球浅水区繁衍生息的复杂微生物,可能是今天所有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像Martin一样探索LUCA的生活方式,Moody研究小组追踪了350种细菌和350种古细菌的57个“标记”基因,以构建一棵生命树。